首页 热点评论

从“忧居”到“优居”——甘肃省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观察

2024-01-25 10:18 来源: 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蒋文艳

摘要:经历了2024年第一场雪的定西临洮,屋外天寒地冻,走进临洮县八里铺王家大庄村的幸福家园安置小区里,楼宇间紧张装修的电机声仿佛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经历了2024年第一场雪的定西临洮,屋外天寒地冻,走进临洮县八里铺王家大庄村的幸福家园安置小区里,楼宇间紧张装修的电机声仿佛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来自临洮县衙下集镇单家山村的村民李志龙是小区里最早入住的一批业主,一套106平方米的全阳面电梯房成了他搬下山的新家。

说起现在的居住条件,李志龙的脸上堆满笑容:“如今的生活条件是之前在山里没法比的。原来的上学难、就医难、交通不便等难题都解决了,心安定了,后续生活才有希望,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了。”

在漳县马泉乡骆家沟村,一眼望去,一栋栋统一规划的二层小洋楼整洁有序,宽阔平坦的街道四通八达,丰收的药材、玉米成堆摆放,村内公共服务设施俱全。

来自“山上”搬迁入住的郭春喜,新家是一栋二层楼房,进门是亮堂堂的小院子,崭新的家具格外醒目,屋里摆着充满生机的绿植,有了家的味道,他彻底告别了山高路远、存在安全隐患的生活。

“我住的房子修得特别好,政府补贴了10万元,自己贷款了5万元,来到这里后开了一间菜铺,生意还不错。”郭春喜高兴地说。

2023年,定西市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圆满完成,3600户13058人入住新家园。与此同时,全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也如期完成,40354户141000人圆了安居梦,开启了美好新生活。

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省自然资源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实施,聚焦“应搬早搬、应搬尽搬”,精准识别、有序组织,稳步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截至目前,在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过程中,我省制定了“10+‘5’+N”的搬迁补助标准,推动落实财政补助10万元、贴息贷款5万元的同时,支持基层创新推出“住房贷”“产业贷”等金融产品。累计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76.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4.1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7.39亿元,其中,2023年16.37亿元,最大程度满足群众需求、增强搬迁信心。

在统筹用好全省补助资金的前提下,我省根据当地群众的经济状况和实际需求,着眼政策红利最大化惠及搬迁群众,不断细化完善配套政策,全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地。

其中,定西市陇西县、岷县在落实“10+‘5’+10”的基础上,每户又分别财政补助5万元、2万元;安定区、临洮县、渭源县、漳县分别为搬迁农户每户提供10万-15万元贴息贷款;临洮县通过成本价出让建设用地,安置点每平方米造价低于市场价格1200元以上……极大地降低了群众购房成本。

在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规划方面,省自然资源厅搬迁办负责人介绍,我省把生态及地灾搬迁与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园区发展等有机结合,科学布局安置区,合理规划建筑风貌,既保障“住房安全”,又留住“乡愁愿景”。目前,全省累计开工建设集中安置点401个,其中,2023年260个,建成集中安置房2.2万套,累计配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6所、村卫生室99个、养老服务中心47个,让搬迁群众“出门有路、抬脚上车,就近就学、便利就医”变成了现实。

“安了家”,还要“立下业”。过去一年,我省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治本之策,支持各地大力发展特色种养、特色手工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产业,通过技能培训、资产收益分红等多种措施,确保搬迁群众增收产业实现全覆盖。目前,全省整合扶持产业项目资金10.09亿元、涉及产业项目121个,通过资产收益分红、就近就地就业等方式,吸纳搬迁群众就业14438人。

同时,各地积极推广以工代赈,设置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为无法外出的搬迁群众提供就近就业;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基本实现有意愿的劳动力应转尽转。

如今,一批批既安全又安居、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新型农村已建成,越来越多的群众搬进了宽敞干净的新房,享受完善的配套设施,开启了幸福美好新生活。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