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史话

简牍书法 率意书写即巅峰

2024-02-21 10:43 来源: 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原标题:简牍书法 率意书写即巅峰

简牍是纸张发明之前,中国古人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之一。这些来自几千年前的简牍上的文字,不仅记录着当时的风物生活、法律世俗,还是中国毛笔书法之源。其中,从秦代到两汉是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中国的书法艺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让我们跟随着专家的讲述,走进简牍书法的精彩世界。

简牍:秦简质朴 楚简浪漫 汉简开张

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田野考古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为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新证据,即史前文明中彩陶上的神秘刻画符号,特别是甘肃八千年前的大地湾彩陶、四五千年前的马家窑彩陶的刻画符号等。由此可见,汉字的诞生非一人一手之功,是先民长期累积发展的结果。

“甘肃是中国简牍大省,出土的汉简有6万多枚,占全国出土汉简的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汉简之乡’。这些简牍是现今所见到的最早的墨迹文字,也可以视为早期的书法作品,对于研究汉字形体的演变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说。

近年来,甘肃的简牍书法越来越受到书法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其历史文献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对当代书法的研究和创作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甘肃地区的简牍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国开始,汉字在这个地区得到广泛传播,而甘肃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使得简牍书法具有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和鲜明的特色。”朱建军感慨地说:“简牍书法具有率意自然、以拙生巧的内涵。由于书者身份不同,其书法风格亦是异彩纷呈。有规范的官方正体,亦有素雅的民俗体;有秦简的质朴,亦有楚简的浪漫,更有汉简的开张。迥异的书风使简牍书法艺术变得绚丽多姿,其艺术上的自然情趣也成为书家情性、审美意识的自然流露。”

古隶:气息浑厚质朴 风格灵巧俊逸

一百年以来,以居延汉简、悬泉汉简为主要代表的西北简牍是秦汉时期处于篆书到隶书的变化时期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也是草、行、楷的启蒙阶段,汉简非常直观地呈现了汉字书体发展变化的过程。在简牍书法的流变中,书法爱好者能够深切感受到甘肃简牍率真洒脱的人间烟火气,而其间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并不为人熟知的古隶。

古隶,指的是秦隶,起源于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演变为成熟汉隶,也称八分。古隶的特点是保留了较多篆书的痕迹。

陈展于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天水放马滩战国秦简》出土于天水市放马滩1号秦墓,计460枚。成册于战国晚期的秦王政八年(前239年)。可分为甲本、乙本及墓主记等三部分。皆为古隶书体,但风格有所不同。

甘肃简牍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甘肃简牍博物馆基本陈列策展人韩华说:“该简的书写方法也与秦人写法有所不同,其横画重落轻出,呈弧形,仍保存篆书的风貌。在结构上体势优美,斜画多拖拽长出。整体风格上,字字工整,巧妙顾盼,形成了章法上的呼应。此简气息浑厚质朴,横画趋于平直,风格灵巧俊逸,尚具有秦隶的基本特征,在横画的书写上具有圆润的蚕头燕尾,是学习篆隶的重要范本。”

汉篆:笔法近隶 颇具个性特色

汉代隶书是主要通行的书体,而篆书在官方文书、重要仪典和铭器等场合仍有使用。汉篆与秦篆相比较体格近方,而且笔法已近隶意,因此后世将汉代这种渗入了隶变形构的篆书称为“汉篆”。《武威张伯升枢铭》简和《张掖都尉棨信》简,都是篆书墨迹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

“《张掖都尉棨信》1973年出土于居延肩水金关遗址,绛红色缯帛,上端有素绂,篆书‘张掖都尉棨信’6字。”韩华告诉记者:“虽仅6字,但显示出的率意篆书写法和动态线条之清劲刚逸的特点,反映出西汉晚期敢破敢立篆书书风的书法精神,颇具个性特色。”

“还有1972年出土于武威磨嘴子汉墓《绛红色绢制彩绘铭旌》也是极具代表性。”他说:“武威汉墓出土铭旌多件,此件是保存较好的柩铭墨迹,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高202厘米,宽47.3厘米。篆书结体上密下疏,其点画聚散的风格,显示了书者独特的篆书思想和审美追求。”

汉隶:笔势生动 风格多样

隶书的出现,是文字与书法史上的一大变革,隶变是古汉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起点,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加容易辨识。

“以往我们见到的隶书,都是汉代刻石、汉碑上的隶书,书写工整。而简牍隶书,是由古隶发展演变而成,其特点为笔势生动,风格多样,汉简隶书墨守成规,因此又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韩华说。

《武威仪礼简》1959年7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磨嘴子第六号墓,主要内容为传统儒家经典《仪礼》,共出土469枚,27332字,都是用汉隶书写而成,上有削改和阅读的记号。

“简上字迹大多数墨迹如新,虽稍有残损,但每一篇都首尾俱全,保存了原书的篇题、页码和顺序。此简的字体已经彻底摆脱了篆书框架,笔势流畅,工整秀丽,具备了成熟汉隶的气质,是研究书法艺术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韩华的悉心解读,记者对这珍贵简牍蕴含的书法艺术价值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还有1974年发现于天水市甘谷县的《甘谷汉简》,内容为汉桓帝颁布天下的‘诏书律令’,共23枚简,每简书写两行,用分书抄写。”他说:“其笔画飘逸秀丽,摇曳多姿,两者结体扁平匀称、规矩整齐,用笔以圆笔为主,清丽流畅、逸致翩翩,是典型的东汉时期的隶书。”

汉草:痛快淋漓 已具有今草气象

许慎说:“汉兴有草”,草书始于汉初,形成的时间略晚于隶书,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甘肃简牍墨迹中,章草相对成熟,今草尚在演变之中。

据韩华介绍,章草简牍主要有西汉时期的《王骏幕府奏书稿档案》,东汉时期的《死驹劾状》《武威药简》《致尉曹吏书》等。汉代的今草尚在演变之中,皆带有章草意味,且可见墨迹亦相对较少,著名册书有《永元兵器册》《邮书记录》等可窥其概。

其中,《甲渠鄣侯谊》书于西汉中期的武、昭、宣时期,是甘肃简牍中所见最早的章草类墨迹。从中可见,分书为基,笔画草写,已具备章草书体的基本特征——草写隶书。《觮得守左尉过所》上则是西汉晚期的墨迹,较之《甲渠》风格大异,字形被拉长,写法随意并具有了今草意味,且用笔灵动多变,富有个性魅力。

韩华告诉记者:“还有居延汉简《永元兵器物册》,其书法特色是隶书笔画特征进一步减少,有许多字末笔的‘波碟’不以隶法书写,而是急促驻笔甚至转锋向下,许多本应发波的用笔,为与下一笔呼应而改为急收,淡化了章草的波势,已可见今草和狂草的端倪。字之大小随机变化,甚至十分悬殊,痛快淋漓,已具有今草气象。”

行楷:骨重而气畅 兼有草书分书之笔意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萌芽于西汉,到东汉晚期成熟。甘肃简牍中的东汉早期行书墨迹,多含有草书、分书笔意的一些“大象无形”之迹,是字形风格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候粟君所责寇事恩册》是一册法律诉讼案卷,册书由两种不同形制的简牍写就,沿袭隶书而带草意,笔法自然爽朗,是西北汉简册书的代表。”韩华告诉记者:“还有《建武三年城北隧长病书》则属于正体隶书,但是从细微处可以看出书体风格已经有变化,其中部分细节已经开始显露出新书体的特点。而第三简末批语为大字粗笔草书,这是东汉简上行、下行文书常常出现的现象。”

《武威医简奏男子七疾方》是武威医药简,为东汉早期的墨迹,内容涉及临床医学、药物学和针灸学等,含各种医方30多剂、药物近百味,为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药学典籍,其文献价值不言而喻。

“就书法而言,虽然表现出的楷书形体仍‘拖泥带水’,但它已经拉开了楷书形成的序幕。”韩华认为:“还有敦煌汉简《汉亭吏逯进言》则是特色十分鲜明的东汉晚期楷书墨迹。此牍结构疏朗,行笔骨重而气畅,点画尤为清晰,不少字已是成熟的楷书形态,而且写得十分漂亮,是为甘肃简牍中的墨迹精品。”

简牍书法:诸体之源 是笔端毫巅的艺术

“简牍书法在汉代已进入一种空前的繁荣时期,是秦汉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碰撞与大融合所催生出来的杰出代表。”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简牍研究院副院长、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汪金国告诉记者:“甘肃地区早在古代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书法风格。在这种背景下,简牍书法成为了甘肃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甘肃书法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甘肃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交流,都为甘肃书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他认为:“同时,甘肃书法家们也在不断地弘扬和创新简牍书法,将其发展成为适应现代社会人文需求的书法艺术形式。而且,甘肃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书法教育和书法传承,简牍书法成为了甘肃书法传统的一部分,甘肃书法家们通过对简牍书法的学习和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和艺术特色。”

  “简牍书法当是中国文字书法之源头和母体,作为诸体之源,对后世各种字体的孕育、转型如母体一般,它们风格多样,摇曳多姿,内涵丰富。”朱建军感慨地说:“简牍书法已成为我国文字发展和书法发展史上的枢纽。它们是笔端毫巅的艺术,每一枚简牍浸染了河西边塞的风霜雨雪,点横撇捺间密含了历史中每一个书者的意趣。”(首席记者 李超 记者 刘宝丽 文/图)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