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舜礼:对泰国清迈旅游的观察、比较和思考
原标题:高舜礼:对泰国清迈旅游的观察、比较和思考
【点睛】泰国旅游业今日的开发水平、产品状况、综合服务,是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体制等密不可分的。
泰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也是国人爱光顾的国度。我许多年前曾去过泰国,走的是曼谷-普吉岛-帕提雅“南线”;近3年由于新冠疫情的打压,没有能够出国逛逛,直至今年6月下旬方跨出国境,去了一趟泰国北部之城——清迈,也可谓之泰国“北线”。
清迈对中国游客并不陌生,距离云南西双版纳州最南端不过200余公里,若从昆明乘飞机仅1个来小时就可抵达。清迈相对于泰国南部海滨,在地理上属于丘陵+山区,平均海拔约300米,最高海拔是2576米的英坦昂峰,为全国最高处。因此,清迈在泰人眼中是比较凉爽的“高原”城市,享有“泰北玫瑰”之称,被视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清迈自1296年起做过曼格莱王朝的首都,时间相当于我国的元朝,也就成了一座历史文化古都。当年,中国台湾歌星邓丽君就很喜欢到清迈度假。
我这次赴清迈往返6日,时间可谓比较充裕。清迈作为泰国第二大都市,应相当于中国的京沪广深等大城市。清迈府总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人口150多万;若仅以清迈首府之城而论,城区仅40平方公里,人口25万,全城处于苍翠植被的环抱中,很少有五层以上的建筑,观感上就如同中国江南的某一市县城池。记得早些年间,听云南人说去东南亚旅游就是“国际下乡”;如今看来,也不是绝无一些道理。若正面而言之,那就是一座乡村田园风格的城市。
几天走下来,对清迈的一个明显感觉是,旅游市场还在逐步恢复中。抵达那日,我们的飞机约乘坐了仅1/3乘客,也就是五六十人的样子;降落以后,天空正在降小雨,乘客有的随即被接走,有的在叫车和候车,没有丝毫的拥挤或排队;我们被预订车辆接上后,穿过城市一角,不到半个小时就入住酒店。之后所前往的景点、餐馆、超市等,所见到的外国人,欧美的与亚洲的大约参半,总体感觉是举家游、情侣游、闺蜜游占比较大,多数属于自助游方式;景区里没有看到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的情景,购票和参观也无需排队,所去的素贴山双龙寺、清迈夜间动物园游人稍多一些,但估计未达到最佳承载量的五成;小红书所推荐的“康达大象营”项目,一个下午只有2辆中巴车载客而来,他们应是旅行社揽到的散客,直接前往酒店接送;我们下榻的U尼曼酒店早餐丰盛,超过了印度大城市的国际品牌酒店,但集中用餐的时段也不过二三十人;在从清迈返京的那一晚,有两个直达北京的航班,一为中国国航,一为泰国泰航,上座率都不算高,约有六七十名乘客的样子。
这次清迈之行的又一个感觉,是旅游休闲度假的亮点不明显。记得首次去泰国走“南线”时,什么帕提雅的碧蓝海滨、曼谷大皇宫的金碧辉煌、普吉岛的殖民风格老建筑、人妖表演之类,让游客们充满了新奇感、兴奋感、触动感;而这次前往清迈,这类感觉没有一丝一毫,所目睹的一切都觉得淡然或漠然,总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更像是日常所目睹的需要改造提升的旅游项目。譬如:
清迈大小佛教寺院有上百座,既是当地丰厚的人文历史遗产,也是最有特色的国民信仰。一天下午,我在酒店观看泰国国家电视台的直播节目,报道国王、王后驾临曼谷拉查波比托寺,亲率文武百官、宫廷重臣、显赫要员、命妇贵妇等,为僧王颂得帕摩诃穆尼翁祝贺96岁诞辰。国王、王后对僧王之倍加礼敬,贺寿仪式之庄严隆重,若不亲自收看电视,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这就是泰国的国情和文化。但对外国人而言,如非佛教信徒或专门研究者,则很难理喻佛教之精神与要义,即是观览也不过是皮毛而已。目前,中国游客是其入境客源的主要群体之一,但寺院内很少有中文的标识,更难寻觅中文册页、中文语音播放、中文讲解服务,这便使游客很难看得出门道。对多数外国旅游者来说,看上一两处寺院也就差不多了。
清迈有关大象题材的旅游产品不算少。什么大象营、大象保护中心、大象培训学校之类,总数应有十余家或数十家。它们之间也在“摩擦”与竞争,有的打出“公益性”、“保护性”旗号,号称“不训练”、“不骑行”,有的则以展示大象所能做出的技巧相招徕。我亲自体验了一番TANDA大象营,被拉到郊区的大象营以后,给每位游客一套需要换上的印满小象图案的短裤短衫,背着装了甘蔗或芭蕉的背包,被带领到八九头大象活动的草滩上,去观看、投喂大象,向大象身上撩水(被看作是给大象“助浴”),之后游客就返回服务中心的大棚子,自行洗澡、换衣服、喝点饮料、吃点水果,就上车被送回各自酒店。如此往返需半日时间、每人花费200多元人民币,但未看出充分的科普、公益和爱心的内涵,不仅难以与世界知名的肯尼亚、斯里兰卡大象孤儿院相比拟,就是与中国云南的大象旅游项目也难同台竞技。再如,清迈夜间动物园,其由头和卖点是“夜间”,其实就是野生动物园+动物表演,我是下午打出租车前往的,乘坐了观览车穿行野兽区,观看了两场动物表演和员工表演节目,整体水平逊色于中国大多数野生动物园,更是难以仰视广东番禺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项背。
清迈的旅游购物与我国大城市相比也是稍显滞后的。近些年,我国已经从旅游商品进化到文创研发阶段,涌现出一批文创研发的先进典型,而清迈还是以传统旅游纪念品和特产日用品为主,如围绕大象的各类纪念品,以及椰子、榴莲、龙眼等热带水果制成品或糖果。如去街面上逛超市和商场,包括国内小红书推荐的一些店铺,所售的货物品类和档次也较为低廉,相当于我国县城大卖场的售货水平;清迈机场免税店销售的商品,也是以泰国国内货品为主,世界知名品牌占比很小,我看到中国的53度飞天茅台,折合人民币一瓶约在三千八九百元。
再就是旅游者所喜欢关注的人文活动“场景”,即城市风貌、街景人流、社会百态,就所见而言虽有一定特色,但说不上多么有魅力、有审美。记得在新冠疫情之前,我曾受邀去印度考察旅游一周,感觉那儿的社会场景真是大反差、特鲜明。清迈与之相比,或许是因经济社会水平高了一些,那种反差感就相对趋淡或模糊,似乎有些接近我国南方摩托车飞驰的城乡结合部。以老城池的塔佩门一带为例,我早饭后前往一站,目睹那砖红色的老旧城墙、被分割为浑浅池塘的护城河、城墙内外或老旧或簇新的店铺和旅馆、兜售鸽粮的老弱病残者,以及长期寄生于此的灰白鸽群,觉得都抵不过这座未保护好的老城所生发的悲凉与淡暗。攻略书和网页上说塔佩门多么古典、多么人文,待到亲眼目睹这一幕后,就像从手中突然跌落了一件珍宝,心脏陡然就紧蹙和塌陷了。因此,也就不愿再去老城墙内走一走、去夜市氛围中感受一番。
当然,在旅游业的具体发展实践上,清迈也有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或方面,有的可以反射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践,让我们在相互对比中认清自我,以利于未来的奖汰取舍与杀伐决断。
一是认真选好对外旅游营销的由头。这次清迈之行给出的一个感慨,就是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是一方面,网络宣传营销是另一方面。在游客不可能事先了解得一清二楚,事实上也存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情况下,善于营销、针对性营销,让游客很方便在平台上查找到这款产品,就是通向营销的成功之路。例如,清迈有大量动物题材的产品,像什么夜间动物园、KANDA大象保护中心、湄沙大象训练学校、湄林猴子训练学校、湄沙蛇农场,都是抓住了孩童的一种心理向往。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不算很差,但宣传上偏重于研究和揣摩国内游客心态,习惯于往大了吹嘘,什么世界第一、国际之最、某某之都,不就去绞尽脑汁琢磨旅游形象口号,或是朗朗上口的四言八句,或是带有隐言寓意的比拟句,还有专去追逐5A级景区等桂冠称号的。对这些玩意儿,国内游客已越来越不在意,外国游客则更是没有什么兴趣。从开发入境市场的角度看,反倒不如做一些踏实的工作,让外国游客很容易搜索到你的产品。
二是实实在在拓展旅游吸引物的范围。这次去清迈,临行前浏览了一些网站和攻略,到了实地又感受了一番,觉得清迈在全域旅游方面,在旅游+、+旅游上,是真正做到了落地生根,是走在中国人前头的。清迈已经把能够纳入旅游范畴的都纳入了,比如,大象概念、留学考察、看买房产、学做泰菜、按摩培训等,只要有人交钱就安排你去观览或实践。因此,反观才推行几年刚有些起步的中国全域旅游,旅游行业人应该心中有数,大的方向没有错;至于在推进路数和具体方法上,是否以创建示范区为主打、是否该由旅游后发县占相当比例、是否就应再拉动新一轮的景区升A,那就是应当另作别论的问题。即使放在更广的时空下,按照世界旅游组织所下的旅游专业定义,向全域发展旅游也应是未来的方向。
三是加强运用旅游网络的销售平台。我国旅游企业尤其是做入境旅游的,应该争取在有国际知名度的旅游销售平台去售卖。我在清迈期间,多次体验了随时预订当地的一日游、半日游产品,一旦选好某款产品下单,当地企业就会派人开车到酒店来接,在出门游逛一番之后,最后再把你送回酒店,有的中间还安排有餐食。这就改变了过去出国前要预先定下“跟团游”、“机+酒”,还是一路自助游的模式选择,让人可到国外后再随时进行短暂、零星的预订。如果预订者不懂当地语言,还可通过自己熟悉的语言网站预订,再由其与它在国外的合作伙伴沟通,由当地企业向游客提供好服务,一旦游客遇到麻烦或纠纷,可以再向平台反映和求助。这就启示国内招徕入境旅游的企业和地方,既要做好日常的对外营销,更要注意利用这类平台做好旅游产品的实际销售。在各国的旅华入境者中,有不少是散客形式的,他们中的不少人是在入境后才有旅游的具体需求,临时起意去选择一些地方旅游,这就需要在各类平台上能查到旅游产品。
四是打造若干休闲商务旅游区。在我下榻的清迈尼曼U酒店 (U Nimman Chiang Mai)的对面,就是有名的尼曼街、尼曼1号,这是一处集商场、文化、当代艺术以及清迈本土文化为一体的休闲商圈,被认为是欧洲小镇式的建筑风格,既文艺时尚,又古朴典雅,具有很强的设计感,大致相当于清迈版的北京南锣鼓巷之类。这儿从早到晚吸引了不少人,我早上散步就看到已有人在那座大亭子里练瑜伽,10点钟以后游人陆续而来,或逛街拍照、或购物挑货、或闲坐饮冰、或餐饮美食,到了晚间还有乐队演奏。它的马路对面有日本风味的餐饮区、大型商超玛雅(MAYA)、一些时尚餐馆、咖啡馆。这对中国一些旅游城市来说,是应该加以借鉴和参考的,不仅要把各类旅游景区做好,还得做好休闲绿道、步行街、休闲街区,尤其是重视做好中央商务区、休闲旅游区、网红商业区等。唯有如此,旅游才会显得丰富多彩,游客才会有更广泛的体验,当地也才会有更加丰厚的旅游收益。
五是真正把旅游环境和公共设施做好。这是从清迈的城市面貌与公共建设差距中发出的感慨。听在当地生活多年的华裔人士说,在清迈买房和租房都比较便宜,一月三四千元人民币可租住独栋别墅,但在如此简朴乃至乱哄哄的城市环境下,一出门就是杂乱无章的交通秩序,谁会把它作为惬意的休闲度假之地?可能有人会说,那就选择富人区吧。如果真有这样的去处和选择,则恰说明优美环境对休闲度假之重要。对游客尤其是国外游客来说,旅游目的地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城市外表、道路交通、车流秩序、商业区域、景区四周、商摊夜市等,反映着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心情。反观20年前中国开展的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对弥补城市短板、提升旅游功能、增强旅游便利、改善城市形象,的确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近些年,浙江省开展的评定A级景区乡镇、A级景区村庄,也带有明显的这方面的意图和作用,客观上大幅提升了旅游发展视角下的功能和氛围。这个方面,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看,无论以何种形式和面目去推进,在今后也都是还有其必要的。
旅游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这类问题虽不至于动辄就上升到哲学高度,甚至造出“旅游哲学”之类的词汇,但每个旅游人在现实中都是遇到的,并在不知不觉中以实际行动做了回答。作为专业旅游工作者,则应该比普通旅游者更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追问、多一些探讨。
对清迈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感触?或许就是由于我们惯常所见到的中国古老城镇、历史遗存多已不是这种状态;就是偶尔见到几个还处于这类情形的,也都视之为是应该抓紧研究症结、赶快进行开发提升的。两相对比之下,说明这些年中国历史古迹保护和开发利用真的是提升了。由于我们现今处在一个相对稍高的发展阶段,也就觉得仍处于之前阶段的种种现象,实在是难以令人赏心悦目。
多年的旅游产业经历和见闻告诉自己,旅游业发展的多数状况下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个别时候由于主政者的“刻意去抓”,即所谓政府主导型之类,将旅游发展步伐或步骤加快了些,但那既很难作为持久的常态,也很难为不同体制国家所借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发展旅游业,是在诸多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但也并非是绝对无条件和不讲条件的。一是注意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起步,最初的“京西沪桂广”就是一个缩影;二是选择个别资源禀赋极佳的地方作为突破口,虽是因陋就简、但市场魅力无与伦比,如丽江大研古镇、张家界天子山、阿坝九寨沟、临潼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三是从总体上说,越是往后就越是循序渐进、“水涨船高”、逐步提升,包括旅游环境、公共设施、综合配套,哪一个环节上有缺陷、有短板,都会让游客觉得不方便、不舒服。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旅游业是直接的获益者,随着城乡面貌的巨大改变和人民收益的加速增长,旅游业在快速提升的同时,也日益走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发展阶段。今天,我们再看某些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是一个平视乃至审视的视角;而对世界各国来说,探究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密码”,则需要从多个方面去研究和借鉴,有些方面则是很难加以理解和仿效的。
泰国旅游业今日的开发水平、产品状况、综合服务,是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体制等密不可分的。例如,城市的道路交通与中国相比,绝大多数地方只有两车道,没有应急车道,更无人行道,轿车、皮卡、摩托车、货车混行路上,遇到十字路口需要等上五六分钟,这便既显得交通杂乱,又让人心急火燎;街头巷尾之“场景”也一般,房屋和建筑临街很近,多数以二三层为主,便难免是“摊大饼”的城建现象,不仅缺乏规划感、设计感、审美感,更无中国国内通常诟病的“面子工程”,到处都是一派局促、拥挤、杂乱之感;以路边的电线电缆架设为例,电杆既低矮又较密集,电线电缆分多层挂在杆子上,最细的电线密集如线团、蜂窝一般,处在电线杆的最下层,以至于搞不清楚是已经架设好了、还是准备随时拉扯调整。这不免让人想到,或许就反映出电线杆子、扯拉电线电缆的有关权属和体制,与中国存在根本不同的差别。
近一周清迈之行的实地感受,也加深了我对旅游行程中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儿的认识,旅游资讯的来源与参考性就是其一。临出国前,我翻出了书架上陈年已久的《走遍全球》泰国北部之旅(清迈、南邦、帕府),一本5厘米厚的纸质书;也看了某些网站、这颜色那颜色的小书之类的资讯,浏览它们推荐的一些旅游、购物、吃饭等去处。比较而言,《走遍全球》显得老迈了些,但整体上较为中正、客观;网络上的资讯虽显得与时俱进,但由于作者旅游感受度不够专业,所作介绍往往与现实不大相符,有的存在明显渲染与夸大成分,若按图索骥去到了那儿,不仅有挨诳受骗之感,而且耽误了宝贵的旅游时间。据有的人士讲,这些旅游攻略或资讯之所以“水”,是因背后都潜伏着相关联的经济利益。若此说属实,那么旅游资讯的性质就变了,即不再姓“公共”;对广大旅游者而言,应该早日擦亮眼睛,在使用旅游资讯之前,先来辨别一下真伪。(高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