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文明之光——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流域。从地理上来讲,主要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至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宁夏南部,南抵四川北部,分布范围广大,是远古先民在甘肃大地上留下的文化瑰宝之一。
一
马家窑文化是1923年瑞典人安特生(当时中国政府请来的地质学家)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首先发现的。根据现代科技手段测年,马家窑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050年,距今5000年左右,现一般认为其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马家窑文化虽发现于1923年,但大量考古工作是在1949年以后才进行的。目前经科学发掘的重要遗址有:临洮马家窑、兰州青岗岔和青海乐都柳湾等几十处。经过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甘肃、青海考古所等单位文物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努力,现对该文化的特点、年代、分期、性质及其来龙去脉等已渐明晰。
马家窑遗址鸟瞰图
马家窑文化的突出特征是陶器中的彩陶非常发达。彩陶是最能代表马家窑文化的器物,中国新石器时代以来发现的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都有丰富的彩陶,但能与马家窑文化比肩者至今还未看到。马家窑文化彩陶在陶器中占20%-50%,在随葬品中有时可达80%以上。许多细泥质陶器的口沿和外壁绘满花纹,有些陶器还绘有内彩。彩绘纹饰繁缛多变,绘画技术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在马家窑文化的遗址中,发现多处制陶遗存。在兰州东郊白道沟坪曾发现过马家窑文化的窑场,窑场紧邻黄河北岸,高出河面60余米,共有5组12座陶窑。窑场中有一个备料坑,内有制造陶器的熟料和余料,其中的红胶泥条应是当时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器的遗留。这些分组排列的大型窑场,充分显示了在氏族公社制度下有组织地大规模生产陶器的场景,反映了烧制陶器可能为一些人垄断,陶器很可能已成了一种用来“交换”的产品。
二
20世纪50、60年代,考古界将仰韶文化分为半坡、庙底沟、大司空村、马家窑四个类型。后来发现,马家窑类型有较明显的地方特点,有人又将其称为“甘肃仰韶文化”,但在甘肃东部,半坡、庙底沟类型同样存在,情况较为复杂,故“马家窑文化”的命名又被推上了历史舞台。随着考古范围的扩大和研究的深入,考古学家将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分别代表了三个发展时期。随后,又有研究者在马家窑类型之前插入一个石岭下类型,谓其为中原庙底沟类型文化向马家窑文化的过渡期。近年来,还有更进一步的分型和分期,但还未达到学界的共识。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水波纹彩陶盆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多为橙黄黑彩,主要是在陶器的碗、盆、瓶、罐上绘有鸟、鱼、蛙等动物纹;另外还有垂帐纹、漩涡、水波、草叶、三角等几何纹。
半山类型因半山遗址(在甘肃和政县洮河西岸)而得名,其彩陶主要是用红黑两色相间的锯齿纹构成各种图案,诸如漩涡、水波、葫芦、菱形纹及变体的蛙纹和棋盘格纹等。
马厂类型因马厂遗址(青海民和马厂塬)而得名。其彩陶往往带有红衣,早期用较宽的黑边紫红条带构成圆圈纹、螺旋纹、变体蛙纹和波折纹等;晚期则用单色线条,以黑色为主,有时单用红色,构成波折纹、菱形纹和变体蛙纹等。
三
马家窑文化的居民以经营原始旱地农业为主,种植粟和黍,翻地农具有石铲,收割农具用石镰和陶片改制的爪镰。石器多磨制,常有穿孔,还有细石器存在。谷物加工工具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杵、石臼等,饲养鸡、犬、猪、羊等家畜,有的墓葬中随葬家畜。
马家窑文化的村落遗址,多数位于河流两岸的台地上,接近水源。房屋遗址有平面呈方形、圆形和分间三类,以方形最为普遍。房内设有火塘等。
迄今为止,马家窑文化发掘的墓葬已有2000余座。一片墓地常有多座墓葬发现,少数墓地与居住地相邻,墓葬排列不太规则。但在同一墓地内,绝大多数墓的头向相近,多数为东或东南向,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墓葬头向西北或西恰好相反。墓葬的墓坑有长方形、方形、圆形等类型,有的用数排木棍或石板做墓门。许多死者有葬具,即有石椁、木椁和木棺之类。葬式有仰身直、侧身屈肢和二次葬等。大多为单人葬,也有少数为两人合葬或多人合葬。马家窑期未见合葬,半山期和马厂期均有成年男女合葬墓,甚至有不同年龄的集体合葬,甚至有奴婢对墓主人的殉葬。成年男女合葬有同椁的,也有两棺的,反映了一夫一妻制婚姻的形成。
四
经过几代考古学家的努力,对马家窑文化的研究已非常深入了,但仍有进一步深入的必要。如马家窑文化的来源问题,安特生就曾提出其是受到了西亚彩陶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现在大量考古发掘和研究证明,马家窑文化应是受中原仰韶文化的影响,在甘青地区形成的一支相对独立的文化。
关于马家窑文化的族属问题,也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也就是说,该文化是哪个古代民族创造的文化?有学者指出,该文化应与活动于甘青地区的古羌人有关。
关于马家窑文化的社会性质问题,即马家窑文化时期,是处于原始社会,还是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趋向于该文化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或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这从该文化墓葬中随葬器物的悬殊、成年男女的合葬,甚至殉葬等现象均可看出。
在马家窑文化的林家遗址中出土了铜刀、铜渣等,说明马家窑文化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突破了以前对该文化的认识;马家窑文化中大量出现的彩陶是一般的生活用器,还是“礼器”?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至少,这些陶器的一部分已经是“礼器”了,应该是当时已进入阶级社会的反映。
马家窑文化漩涡纹尖底彩陶瓶
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上有丰富的彩绘花纹和各种刻画符号等,对这些花纹图案和符号的解读,也是现在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这些图案的内容在很多地方可能反映了远古先民的宗教观念、精神情感和对现实生活的追求等,如蛙纹是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殖的崇拜和对人类繁衍的关心;山水之类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可能反映了先民对自然界的认识、敬畏和崇拜等;陶器上的众人组舞,是一般的娱乐活动,还是娱神的祭祀行为;各种刻画符号是否有些已是原始的文字等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之,马家窑文化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填补了中国早期历史的缺环,吸引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强烈关注,激发了人们对中国西部问题的讨论和对大西北的热爱,丰富了甘肃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故对马家窑文化发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五
继马家窑文化之后,在甘肃、青海东部及其周边地区又发现了另外一种类型的文化——齐家文化。目前学术界对该文化的来源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其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继续与发展,也有人认为其与东邻的陕西龙山文化非常接近,应属龙山文化的变体。
众所周知,中原地区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之后,陶器中的彩陶急剧衰落,又以黑陶、灰陶的大量发现为其特征。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中发现大量轮制黑陶之后,有学者认为其与以前发现的“彩陶文化”有很大区别,故称其为“黑陶文化”,其后在河南、陕西等地又发现了以黑、灰陶为主要陶器的大量遗址。但这类遗址在各地的文化面貌又表现得不尽相同,于是又出现了山东龙山、河南龙山、陕西龙山等以省命名的习惯。如果齐家文化命名出现稍晚,很可能出现一个“甘肃龙山文化”的命名。
齐家文化 狩猎纹玉璧
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命名,其分布范围与马家窑文化大致相同,但有所扩大。现齐家文化的遗址已发现300多处,主要遗址有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何庄、永靖秦魏家、兰州青岗岔、秦安寺嘴坪、广河齐家坪、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贵南尕马台、宁夏固原海家湾等。根据现代科学手段测年,齐家文化的早期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下限年代应当更晚。
与马家窑文化不同的是齐家文化中的彩陶急剧衰落(但仍有发现),主要陶器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和灰陶,器表除素面外,主要是蓝纹和绳纹。陶器以平底器为主,也有一些圈足器和三足器。典型器物有双大耳罐、浅腹盆、深腹盆、袋足鬲、三耳罐等。其中以双耳大罐和高领双耳罐最富特色。齐家文化中出土了红铜器和青铜器甚至青铜镜,说明齐家文化时期已进入了“青铜时代”。
齐家文化先民的经济生活与马家窑文化晚期的没有太大区别,定居、农业与畜牧业比以前更为进步。使用器物中出现了较多玉器,“齐家玉”现已成为学术界和收藏界的热门话题。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镶骨珠骨簪 (图片均为资料图)
迄今为止发现的齐家文化墓葬已近千座,大多是成片的氏族墓地,规模大小不一,如大何庄有82座、秦魏家134座、皇娘娘台88座、乐都柳湾366座。墓葬的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多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墓坑大小不一,有些墓有木质葬具。葬式有单人葬与合葬两种。单人葬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俯身葬、侧身葬等。合葬墓有成年男女合葬、成人与儿童合葬及多人合葬等,以成年男女合葬较为普遍。秦魏家的成年男女合葬墓中,男性为仰身直肢,女性位于左侧,侧身屈肢面向男性;皇娘娘台一男二女三人合葬,男性仰身居中,二女性葬于左右,屈肢附其旁边,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男子已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制度已进入到一夫一妻或多妻时代。乐都柳湾314号墓,墓主为成年男子,仰身直肢于一个较完整的木棺内,一青年女性却侧身屈肢置于棺外,其很可能为殉葬者。齐家坪分别发现8人和13人墓葬,墓内仰身者似为墓主,其余骨架有头无身,或有身无头,还有三四个头骨放置一起的情况。对此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墓主人的殉葬者,一种认为是部落械斗的受害者。墓葬一般都有随葬品,按其质料可分为陶、石、玉、骨、铜器等。还有用猪、羊下颚骨随葬的,其可能是财富的显示。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最常见的有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陶豆等。这些器物一般置于足下,少数放置头部或背部附近。墓葬规模和随葬品差别很大,如皇娘娘台有的墓葬中的随葬陶器只有一两件,有的可达37件;玉器少者一件,多者可达83件等。
综上所述,齐家文化时期,其社会内部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学者认为齐家文化时期处于原始社会行将崩溃的军事民主制阶段。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齐家文化时期已进入到奴隶制时代了。目前有学者认为齐家文化为夏文化,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司马迁《史纪》等古代文献中即有“夏出于羌”的记载。
齐家文化晚期,在甘青大地上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大裂变。与此同时,在文化面貌上出现了多姿多彩、头绪纷繁的现象,这时相继出现的有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卡窑文化、沙井文化等。这些文化的时代已与中原的殷周时代相去不远。如辛店文化应该是当地的齐家文化受到中原殷周文化的强烈影响之后产生的;沙井文化很可能为草原南下的大月氏民族所创造等。对上述文化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也是目前考古界的重要任务。
紧接其后的是周秦时代。周族源于陇东,秦人兴于陇南,秦始皇统一中国,汉袭秦制,汉武帝设河西四郡,开拓“丝绸之路”。所谓“周秦汉唐”,堪称盛世,故国人引以为豪,殊不知其中“周秦”皆起于甘肃。然探其源流,均可上溯至一度繁荣于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文/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杜斗城)
(主要参考文献:《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