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腰鼓
庆阳的华池县南梁镇,地处陕甘交界,过去曾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自古多民族杂居。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历经融合,在当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文化。南梁腰鼓就是诞生于当地文化土壤中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它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于一体,融合了黄土高原人憨厚、实在、乐观开朗的性格,是黄土与艺术、革命热情与祥和喜庆相融合的产物,用以展现黄土高原上的人夺取胜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据有关资料记载,鼓最早是黄帝与蚩尤大战的产物,后发展为作战时用来鼓舞士气、威慑敌人的不可缺少的装备。为携带方便,人们就仿照鼓的形状,制作成系在腰间的小鼓——腰鼓。腰鼓同刀矛、弓箭一样,是作战部队的装备。遭遇突袭,以鼓报警,传递信息;两军交锋,以鼓助威,鼓舞士气;战事失利,以鼓告急;克敌制胜,以鼓为乐,以示庆贺。随着历史的发展,腰鼓的军事用途逐渐消失,仅为舞蹈、演唱的伴奏乐器。到了宋代,腰鼓发展成为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腰鼓的表演和扭秧歌、转九曲、舞彩绸等融为一体。此后,又逐渐将舞蹈、武术、体操等动作融入腰鼓的表演形式中,形成了黄土文化中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技艺。
和“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所不同,南梁腰鼓的音乐多采用红色革命歌谣。“长枪短枪马拐子枪,我跟上哥哥走南梁。你骑上骡子我骑上马,剩下的毛驴驮娃娃。”这是广泛传唱于南梁地区的一首“信天游”民歌。1934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及时制定和颁布实施了土地、财政粮食、军事、统一战线、民政劳资、文化教育、知识分子、肃反、廉政、社会教育改造等“十大政策”。为了搞好群众文化,在根据地的乡村、机关、学校和部队,广泛开展了“列宁文化运行”,建立了“列宁室”(即俱乐部)、“列宁会”(即周末晚会和文娱活动),活动搞得丰富多彩。逢年过节,乡村的秧歌、社火也闹了起来,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得丰富热闹,群众的参与热情也空前高涨。腰鼓原本具有刚劲激昂、剽悍豪放、气势磅礴、浑厚庄重、铿锵有力、威猛刚烈等特点,与南梁革命根据地的社火、秧歌等表演形式融合,与粗犷奔放的劳动人民智慧相结合,使南梁腰鼓这一艺术形式的内涵更加丰富。
南梁腰鼓也叫场地鼓,基本动作有缠腰鼓、过裆鼓、下岔鼓等数10种打法,基本步伐有十字步、小踮步等。走如蛟龙,左盘右旋,跃如猛虎、前呼后拥,翻如雄鹰、展翅飞翔。加之鼓手即兴摇头晃脑、抖肩颤胯的激情发挥,显得整个舞蹈雄浑强健、潇洒舒展、高潮迭起。作为秧歌活动的必要表现形式,表演人数不限,可一人单打,双人对打,多人群打,成百上千人同时打都可以。表演时,由打击乐(鼓锣镲)和大杆唢呐伴奏,具有浓郁的黄土高原风情。从打法上又分为文鼓、武鼓和文武鼓,文、武各有千秋。文鼓是以扭为主的腰鼓表演形式。重扭轻打,重在抒情,将内心的喜悦用扭表现出来,扭得自在、扭得适中、扭得恰到好处;武鼓是以打、踢、跨、跺等为主的腰鼓表演形式,动作要求刚劲有力、自然大方、欢快流畅,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文、武鼓结合是近年来才形成的新风格。
有人说,腰鼓是插在腰间的旗,而且是只有庄稼汉才能举得起的旗。表演时,把花样摆在鼓点里,三月三、四月四,腰鼓几乎遮天盖地。百十个身形矫健的年轻小伙子和身着红衣的俏丽女子,斜挎腰鼓,手里舞动着红丝绸,跟随着音乐的节奏,扭着腰,跨着步,敲着鼓,卖力地打着跳着,整齐划一的动作,尽情地释放着所有欢快,让人鲜明地感受到黄土高原下的生命存在、活跃与强盛。
南梁腰鼓是一种民间的舞蹈,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有浓厚的当地人民生活气息。它不仅带给我们视觉上和精神上的盛宴,更让我们遗落了一切冗杂的心,也如那红红的腰鼓一样深邃而辽阔。腰鼓里装的是骨气、一个民族的骨气。人活着就活下这么一口气,气沉丹田气贯长虹,腰鼓就是在气贯长虹里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南梁腰鼓流传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世代传承,经久不衰。近年来,为了让这项优秀的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将南梁腰鼓、华池剪纸、庆阳民间布贴画艺术等一批优秀非遗项目在全县中小学校进行普及。大批非遗项目在校本课程和大课间活动中生根发芽,充分发挥了非遗项目培育人才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和了解非遗文化,进一步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