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界

清水县土门镇:指尖上开出“幸福花”

2024-02-29 10:07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彦英

入冬以来,清水县土门镇以往的“冬闲”正被眼下的“冬忙”替代。

一大早,屋外冬寒料峭,屋内一片火热。在土门镇巧手编织手工作坊,挤满了前来学习编织的妇女,梁山村妇联主席张小艳正细致耐心地为大家讲解手工编织的方法和技巧。大家边学边干,经过分绺、编织、捆绑、修剪等几道工序后,一份精致的手工作品就呈现出来。

土门镇巧手妇女编织作坊位于土门梁市场,由清水县创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由各村妇联组织全镇赋闲在家妇女,通过在合作社集中培训和通过快手视频培训方式,学会后领取编织材料在家就可以编织各种玩偶,再到作坊统一验货收购,具有零投入、零风险、零压力优势,帮助妇女群众灵活就业,编织幸福之花。

“刚开始只有几个人愿意和我学编织,觉得不挣钱,后来我成立了清水县创意巧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促成了天水‘娲乡巧娘’文化发展公司的‘绒耀之花’编织订单。去年,我们给合作社采购了清洗机、电缝纫机、挂烫机、展示柜。镇党委又给我提供了作坊场地,现在巧手妇女作坊越来越规范,订单也越来越多。”张小艳作为土门镇“巧手编织”的发起者和倡导者,感慨万千地说,“现在,合作社成员320余人,骨干成员180余人,30-50岁的妇女负责编织成品,60-70的老人参与小部件编织,年编织量可达2万余件,编织产品远销西安、安徽、江苏、广州、山东、内蒙古等城市,年销售收入在20万元左右,编织产业向着规模化、市场化迈进。”

手工编织不仅助推妇女发展“指尖经济”,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村民张连勤说:“利用农闲时间做编织,能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开销,并和这些老姐妹们在一起拉个家常,增进友谊。”

  近年来,土门镇深入挖掘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挖掘和培育“乡土人才”,将手工编织作为乡村振兴新业态来发展,按照“一巧带多巧”思路,由手工编织“能工巧匠”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点对点培训和一对一培训相结合方式,大力推进妇女灵活就业,手工编织技术已成为土门镇农村妇女闲暇期间的爱好和创收门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