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史话

以细腻笔触再现峥嵘岁月

2024-03-21 10:46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本文配图为电影《绝地重生》海报和剧照。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绝地重生》近日在全国院线上映。影片摒弃传统纪录片式的叙述模式,在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叙事中穿插普通红军战士的英勇故事,用艺术化表现手法,展现老一辈革命家的智慧胆识和胸怀境界,让观众感受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

电影《绝地重生》由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策划,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贵州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拍摄,既是追寻先烈足迹、重温革命先辈奋斗历程的力作,也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的有效载体。影片以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四渡赤水”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中央红军面对敌军的“围剿”,在绝境中团结一致,在遵义会议之后又历经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的历史篇章。川黔滇险境奇谲,后方敌军穷追不舍,奇险之下,红军四渡赤水,巧妙周旋于敌方重兵之间,于绝处重生。两万五千里涉水跋山,化为“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

影片聚焦历史的瞬间,深挖战争的细节,以细腻的笔触讲述故事,立体呈现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岁月。将镜头瞄准寻常情景,记录生和死、分别和重逢、欣喜和哀戚。该片通过聚焦扎西会议期间红军战略抉择,还原了扎西会议落实遵义会议决议的历史瞬间。该片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深挖细节,不回避矛盾,把绝境中的复杂局面与复杂人性都揭示了出来。影片的叙事手法是写实的,也正是这份真实,让观众在观影时,更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到战况的紧急。

影片用空间辅助叙事,以区别传统形式,用亮与暗的影调对比、冷与暖的色彩隐喻来构建独有的中式美学范式下的战争空间,从而展现高艺术水准的新主流电影创作。

一面是红军身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冻人寒夜,一面是对手“万匝烟花夹晓城”的歌舞升平,一面是战争前线“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残酷厮杀——《绝地重生》抛弃传统的以时间线为主的线性逻辑叙述结构,在平面的空间内建构空间化的叙述结构,将空间划分为战争前线、我军部署以及敌军部署三个层面,于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完成了叙事节奏的强化。再辅以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对三个空间进行剪辑组合,将两军对垒之局势推向了白热化阶段。前方战线的将士生死未卜,敌人的包围步步紧逼,两难之际,一着不慎则会满盘皆输,此情此景,决策更显艰难。三个空间的组接让观众看到战争的全貌,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事件交相穿插点燃的星星之火,显然更具有燎原之势。

影片还通过色彩的象征性意义来诠释红军四渡赤水的艰难不易。寒冷黑夜中,雪夹着风构成一幅凄冷的画面,黑白两色形成了极致的对比,可见红军将士生存环境之恶劣。鲜血洒满战场,烟火焚烧土地,红与黑的结合更是奠定了悲壮的底色。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呈现表层的自然属性,更隐喻着红军的艰难处境与其肩负着的重要使命。

而除了承担着表意的重要作用之外,色彩还是区别不同叙事单元与叙事空间的体现元素之一,其与两条叙事线和三个空间融为一体,给予色彩视觉以情感化的隐喻与象征。总之,色彩的运用在战争这一主题下除了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之外,更多地在烘托气氛以及突出主题上彰显其重大作用。

场灯黯去,银幕上跃动的画面,观众们沉浸在错位的时空中,回味光影巨制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在谈到影片创作的细节时,该片导演邱怀阳表示“细节是源于真实的历史”。为了将人物诠释得有血有肉、更为丰富,主创团队在背后下了很多功夫,搜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融入影片当中,使人物形象更为立体、多元。除剧本之外,主创团队还进行了很多交流与研究,其中就包括保留“讲方言”的语言特色的决定,使得片中人物的形象更为亲切,也更加尊重历史。

在谈及对于影片剧情的取舍时,导演表示,这与电影的主体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长征路上“攻打娄山关”这一重大战役没有出现在影片中的原因正是如此。他提到,要选择那些能够更为直接地刻画电影主体形象的情节来进行演绎与拍摄。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取舍,突出影片的诠释重点,并达到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贯穿整个创作过程。

同时,电影在临近结尾时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导演表示,这一情节的设计是为了“把时空打碎”,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大家走出了那个困境,完成了“绝地重生”。那一刻,观众的希冀与期待都得到了释放,影片的主题再一次得到了更为突出的诠释,达到了表达和艺术的高度统一与结合。

导演坦言,在做这个片子时,把所有的相关题材都浏览完全,取其精华,才有了如今的呈现。这样的细节呈现,来自无数个日夜的研究打磨和精益求精。

  讲好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该片以影像的艺术化表达,带观众一起重返历史现场,立足大量革命战争史实,通过战斗场景与革命人物群像再现了那段激荡人心的斗争岁月。尽管寒冬腊月、缺衣少食,尽管敌军数倍于我军,但红军将士们意志坚定、内心火热、不惧艰险,从而共同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佳话。而片中所展现的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更值得我们代代传颂。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