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名企

国占海:握钎抡锤挖掘“地下长城”

2024-05-05 13:24 来源: 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国占海:握钎抡锤挖掘“地下长城”

老兵国占海

革命军人证明书

位于辽宁省丹东市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里,有一个山洞般的展区,名为“无敌坑道”,意为“敌人无法战胜的坑道工事”。它试图复刻的,是一条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在“三八线”附近,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的战线上,有一条20至30公里纵深的坑道,以此为骨干,同各种野战工事相结合,构成了志愿军坚固的阵地防御体系。

家住西固区的97岁高龄老兵国占海,曾是志愿军42军124师372团1营1连的战士,在朝鲜西海岸山上挖掘被称为抗美援朝战场“地下长城”的防御工事。“每个人都拿着镐头、铁锹在炮火中挖坑道。有时候实在太累了,就扶着铁锹站在洞口睡着了。”国占海回忆道。

1

从农村走出 穿着军装奔赴战场

1927年3月5日,国占海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西平公社南平村,一直和父母在家务农。1948年10月,他响应政府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提及为什么参军,国占海说:“听说共产党跟国民党不一样,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分田地给大家,我们穷人的日子越来越好,所以我坚决拥护共产党。”

国占海至今还记得,入伍前夕,父母特意嘱托他,参军报国,无上光荣,希望他在部队好好训练,提升本领,建功立业,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1950年,国占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124师372团1营1连,开赴朝鲜。他清楚地记得,那是1950年10月,那天寒风凛冽,天气阴冷,他们跨过了鸭绿江。在鸭绿江桥上,国占海立正向后转,向祖国宣誓:“敬爱的祖国,再见,我会永远保卫你!”

2

握钎抡锤 冒着敌军炮火挖坑道

1951年6月11日至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中朝军队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这就要提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使用的一种作战方法——坑道作战。

国占海介绍,坑道作战能有效地削弱敌人空炮火力的杀伤效果,保护装备处于劣势的志愿军,保存了有生力量,稳定了防御态势,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挖坑道首先要打炮眼,国占海和战友们每人扛着7根钢钎进山洞(每根钢钎有五六公斤重)。挖坑道时,一个连分几个班轮流上,3人一组,一人握着钢钎,另外两人抡起锤子击打。国占海抢着扶钢钎,双手虎口经常被震裂,鲜血顺着钢钎流到地上。战士们要替换他,国占海坚决不肯,“我是党员我能行!”他们要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一定量的炮眼,炮眼打好后再装炸药放炮,这时坑道内会有大量的碎石粉尘,人员必须出坑道。但是空中有敌机不断轰炸,出坑道就可能被炸伤。

朝鲜的冬天非常寒冷,山石坚固,在坑道里作业异常艰难。“挖坑道并不容易,因为要不停地抡铁锤打钢钎,冬天我们在洞里也穿得少。因为太闷热了,大家全部汗流浃背。遇到打‘掉眼子’时最困难,炮眼在人上方,坑道内空间又狭小,使不上劲,打起来很吃力。”国占海说道。

“先往山腰打进去,然后左右打宽,再往前推,往上打洞。坑道要求打两层,进去一层,再往上一层,前后都有洞,就意味着把山打通了。”国占海回忆说:“坑道出口与战壕相连,便于策应、支援和运输物资,也利于战士藏身。”

战士们用铁锤、钢钎和十字镐一寸寸敲打、挖掘,用铁铲将泥土和石块一点点装在箩筐里,挑出来倒在坑道外。他们抡起锤子狠砸,溅起的火星烫在脸上,如针扎一般,袖口上烧出一串小窟窿。

“敌机经常来轰炸、扫射,我们只好边防空边作业。”国占海说,为了早日打通坑道,战士们轮班通宵干。那段时期,生活条件差,坑道里阴暗潮湿,有的地方还会渗水,但是战士们互相鼓舞、信心十足,圆满完成了挖坑道的任务。

3

困了扶着铁锹睡 炒面省下给战友

1952年12月18日,国占海在西海岸坑道作战中荣立二等功。

坑道内放炮爆炸后有大量的碎石粉尘和炸药烟尘,为了尽快排除粉尘和烟尘,国占海从不休息,总是第一个抱着松树枝进入山洞,点燃松树枝排除粉尘。有一次,战士们发现他很长时间都没有出来,便进到坑道找他,发现他居然站着睡着了。

由于长期在黑暗的坑道中作业,缺少阳光、空气,加上营养不良,很多战士患上了夜盲症。为了让夜盲症战士夜晚多休息,同时不影响任务进度,国占海经常两班连续作业,被大家称为“铁人”。

朝鲜当地的山大多数是石头山,钢钎打下去冒火星,磨损很快。国占海经常牺牲休息时间修理钢钎、铁锤等工具,还经常把自己省下来的炒面、水让给生病的战士。在坑道作战中,国占海所在的排共有50人,他是唯一一个荣立二等功的战士。

4

一封家书是思念也是家国情怀

“亲爱的妈妈、哥哥,你们好!我们在行军中每天晚上都住在山沟里。如有房子,就几十个人挤在一起,没有房子的话,就搭起帐篷来睡觉。我们吃的有炒面,有时候还能喝上稀饭。自从到部队后,我变得强壮多了,这次行军也能坚持下来,但主要的原因是我的决心强了,我认识到这次入朝参战,有关祖国人民的安全,有关世界的和平。你们别担心我的安全,我和战友们在抓紧时间修建坑道,24小时在干活。别担心,我年轻身体好,坑道修好了,仗打胜利了,我们也就回来了。还有一件事,家里有多余的粮食,一定要上交给国家!”这是国占海在朝鲜战场给家人写的一封家书。

经历过了枪林弹雨,国占海十分豁达,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心怀感恩。回忆往事,讲述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时,他很平静,像在诉说别人的故事。现在,国占海最爱看跟抗美援朝有关的电影电视。听着熟悉的枪炮声,看着战火纷飞的场景,97岁的国占海不时地前倾身子,似乎穿越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国占海

1927年出生,辽宁省绥中县西平公社南平村人。1948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124师372团1营1连,开赴朝鲜。1953年回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苏晓 实习生 陈静/文 首席记者 苏晓 记者 李庆/图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