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民俗

共赏秦州非遗里的技艺之美

2024-05-05 13:25 来源: 甘肃日报

天水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熊尚德正在斫琴。

雕漆飞鹤

秦腔旦角脸谱

姜维脸谱

□ 何喜田

目前,天水市7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省级非遗项目50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水雕漆技艺,繁工珍材,雍容烂漫,以亮丽的传统中国色,成为天水民间工艺的典型代表,该技艺的出现和繁盛,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水古琴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浸润了一代代制琴艺人的心血与希冀。

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动的艺术凝练,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被誉为“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

丰厚的文化遗产,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中,擦亮了天水传统文化的底色,也成为人们领略秦州大地风采的生动韵脚。

古琴制作:匠心传承 丝韵悠远

古琴,原名七弦琴,古时又称瑶琴,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拨奏弦鸣乐器。唐代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记述,“太昊伏羲氏结土为埙,制丝为弦”,这是现存古籍中较早关于乐器制作的记载。

古琴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三国时期,琴七弦十三徵的制式演变为定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羲皇故里天水,历史悠久,文脉昌盛。在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伏羲削桐为琴的故事——相传上古时期,伏羲看见朵朵祥云托着两只大鸟缓缓降落在一棵梧桐树上,众鸟绕而齐鸣,呈现出一派祥瑞之象,于是便以此树制成了一种能够弹拨出优美之音的乐器——古琴。也许是因着美丽的传说,流传至今的天水古琴形制独特,音质苍古旷远。

天水古琴的制作有大小300多道工序,工艺复杂,做工考究,传承规整。

制作古琴,唯白松、杉木、桐木为上,其中尤以杉木、桐木为佳。天水当地出产制作古琴的重要资源——杉木和生漆,是斫琴的上品材料。

天水城南的天靖山麓清静悠远,闹中取静的山水新城坐落其间。居住在这里的熊尚德,生于1948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他学习古琴制作开始,无论斫琴,还是大漆髹漆、凿槽、麻布敷琴,都一直沿用古法。

斫琴,是天水古琴制作中一门重要的手工技艺。斫琴技艺靠的是手传口授,讲究师承关系。熊尚德的斫琴师傅是他的父亲,而其父的师傅许沛仓,也是老天水城里非常受欢迎的斫琴师。

琴斫好后,就要刮灰胎。一张上好的古琴,一般要刮四遍灰胎。古琴的音色讲究中庸,如果灰胎太厚,声音难以发出,太薄,声音又会过大,方寸之间的掌握全在于经验。

灰胎与生漆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作用,相互黏合。经过漫长等待,灰胎完全干燥后,就可以用大漆漆面了。琴行有句老话:“非大漆者不为古琴。”为了让古琴琴面更具美感,熊尚德与原天水雕漆厂的高级技师陈兴茂合作,将雕漆工艺里的髹漆技艺运用到古琴制作上。经过髹漆的古琴漆面,更加温润、透亮。

漆面干燥后,一般的斫琴师会用细砂纸进行打磨,按天水古琴的制作之法,打磨时要调和好植物油和干白粉,然后反复擦拭,直至漆面光洁如镜。

古琴槽腹的凿制,因人而异。这道工序看似简单,但只有做到精准到位,才能保证琴的品质。上好的古琴不用木板黏接,而是由整块木头挖凿而成。槽腹的薄厚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音色是否浑厚悠远。琴底一般有两个音槽,大的叫龙池,小的叫凤沼。此外,琴面上还镶有用于架设琴弦的硬木,叫“岳山”。寓意“有山有水有龙有凤”,象征着天地万物。

在琴面上包裹一层麻布,在传统工艺里叫“披麻”,可以使古琴日久经年不易开裂,同时也会让琴音变得内敛和含蓄。随后,底板与面板之间要进行黏合,这道工序叫合琴。黏合之后的面板和底板,要用麻绳捆绑起来。这种方法看似古朴,却能够使琴板在长时间内不易变形。

在熊尚德看来,只有把传统文化、古老技巧融入现代生活,悠远的古琴才能找到更多知音。于是,他对古琴制作传统进行改良,解决了古琴挂弦落后、雁足栓弦繁琐等痼疾。据介绍,将琴长定为三尺六寸五,是代表一年有365天;十三个徵,代表的是十二个月再加上一个闰月;琴尾宽四寸,表示四季。如今,在各种古琴式样中,曾获甘肃省工艺美术一等奖的伏羲式古琴最受欢迎,这既是一种对人文始祖的缅怀,也是向古法工艺的致敬。

玲珑剔透,温润光洁。面对穿越时光的古琴,人们无不惊叹于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手抚琴弦,思古之情油然而生,那幽深空灵的琴音仿佛划破时空长河直抵心胸。

雕漆技艺:繁工珍材 华美溢彩

天水雕漆,技艺独特,流金溢彩,享誉日久。

1986年,离麦积山不远的放马滩汉墓中出土了漆耳杯、盘、樽等11件漆器。这些漆器大多外髹红漆,内沿描绘着黑色双线的纹饰。与此相似的是,同一时期的清水、秦安等地也相继在墓葬中发掘出和俗世生活相关的各类漆器。这些古朴的漆器,共同见证了天水漆器历史之久远。

《诗经·秦风》记述,“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阪,为陇阪之地,在今天的大关山。若干年后,流寓秦州的杜甫在靠近陇山的东柯谷也写下了“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的诗句。著名民族史学家马霄石在《甘肃漆艺之光辉》一文中写道,“天水、临洮是现在甘肃漆艺的总汇”。

1916年是天水雕漆史上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天水第一家雕漆生产工厂——陇南工艺厂正式成立,后来改名为陇南第一民生厂,厂里的漆艺技师是从西安聘请来的汪基成、汪俊杰。汪氏二人只会髹漆而不善画工,为此又请当地书画名流张拱辰、赵仰岷等参与设计,以拓宽漆艺的表达内容和形式。由此,梅兰竹菊、祥兽瑞鸟等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与雕漆工艺融合在了一起。一时间,盘、奁、盒、碗、笔等生活用具广泛开发。相生相伴的是,竹胎、木胎、皮胎、藤胎等新工艺次第出现。当时的髹涂方式,还借鉴了临洮红油描金工艺,增加了油饰和罩漆的工序。这样的漆器,时尚而流变,艳丽而光亮,且有了浓厚的浮雕感。《天水史话》记载,当时仅在天水中城的山货市场上,经营漆器的商铺就有十多家,以皮胎漆箱为代表的雕漆产品,远销兰州、西安、汉中等地。丹青妙趣,化为精美饰品,一时间天水雕漆,盛名远扬。

溯源而上,天水漆器的出现和繁盛,与周边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天水地处秦岭山脉西端,这里气候温润、植被茂密,是我国漆树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产之漆,质地醇厚,被专家称为“甲于全国之第一等漆质”。这种漆,叫生漆,也叫大漆,能够很好地保护竹木器物。

雕漆老艺人孙兴茂一生与雕漆为伴,在他的记忆中,第一次见到的古漆器是1975年从麦积区甘泉镇出土的两只宋碗,外黑,黑得黝然,里红,红得灿然。这是天水传统雕漆的真正底色,精致而有内涵。

在陇南工艺厂的带动下,协济工艺厂、莲叶公司相继创办。一大批新老艺人推陈出新,将各种姊妹艺术嫁接到漆艺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雕填这门日后成为天水雕漆最具代表性工艺的技艺,是由四川、陕西传入天水。雕填技艺,要求一铲三色。所谓色,是用刻刀勾出阴线纹理后填以金粉。所谓铲,就是牛角铲,一铲一铲刮进纹理。比起单纯的填漆来说,这种技法能让整个画面更加华美、饱满和流畅。难怪当时业内人士用“繁工珍材”来形容天水雕漆。繁工,说的是工艺复杂,工序繁多,大多产品须经过木工、漆工、配石、石刻、镶嵌、粘贴、描金等上百道工序。珍材,说的是装饰材质全为珍贵的纯天然材料,如桃红松、椴木作胎,以优质天然漆为涂料,以寿山石、青田石、玛瑙、珍珠等为装饰材料,而且还要镶金、贴银,极尽烂漫。

天水雕漆,在历经了这种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积淀后,产业发展日渐壮大,小到手杖、茶盘、烟具、小圆桌、小凳、挂盘,大到花瓶、茶几、躺椅、沙发、古式书架、家具、餐桌椅等应有尽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水雕漆业和全国其他手工行业一样,先是成立了雕漆生产合作社,后又整合为国营雕漆工艺厂。为了雕漆产品的至善至美,厂里派人远赴北京、天津、扬州等地取经、学习更加优良的制作技艺。如是,天水雕漆又增加了彩绘、镶嵌、胎花、印锦、堆漆、刻灰、戗金、便涂、平螺钿、研磨彩绘等至今仍在使用并焕发了无尽光彩的装饰技法。

天水雕漆漆面颜色除传统的乌黑色外,还有朱砂红、翠绿、宝兰、驼黄等。如今的雕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八仙过海》《杨门女将》等传统人物造型,也有《松鹤延年》《花好月圆》《锦鸡牡丹》等花卉鸟兽,更有《戈壁驼铃》《牧马图》等生活题材。它们栩栩如生,美不胜收,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器具,更是一种精致的艺术品。

鸿盛社脸谱:秦风陇韵 妙趣横生

天水鸿盛社,是被戏曲界誉为“甘肃南路秦腔”的代表戏班之一,尤以独具特色的秦腔脸谱闻名。

鸿盛社秦腔脸谱凝结了西北人民厚重的性格印迹和当地丰富的文化烙印。在几代艺人的传承、积累与创新下,鸿盛社脸谱逐渐形成了古朴大方、粗犷豪放的风格,笔法细腻而不失大气,色彩绚丽而不显芜杂,造型独特而尽显雕镂之美。大开大合的表演,让秦腔脸谱所重现的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给人一种阳刚之美。

粉墨青红,纵横于面。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概括,让鸿盛社脸谱的图案装饰性非常突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鸿盛社脸谱逐渐形成了泰山眉脸、象形脸、整脸、碎脸、圈圈子脸、小花脸等众多特有的谱式。其中,一些谱式还能千变万化,做到 “一人多谱”“一谱多式”。让人称奇的是,脸谱中大量使用粘脸技术,即先用棉花做成各种样式的胡须和眉毛,以及寿桃、油灯等物件,等演员勾好脸,然后将它们粘在相应的部位,凸显出一种立体的效果,如《郡仙阵》中的老寿显、《过沙江》里的龙王等。此外,鸿盛社脸谱中还有许多独特的变脸技巧,如吹粉、上腻子、抹油脸、心画脸等,都可将原有脸谱在瞬间改变。

由于鸿盛社演出范围主要在天水和陇南两地,演员、观众大多数是当地人,所以鸿盛社脸谱艺术也就烙上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人文印迹。在造型上,常选择某种物象作为象征人物的特殊标志,寄寓一种朴素的愿望,比如用八卦图来表现三国戏曲人物的脸谱。在用色上,鸿盛社秦腔脸谱对比强烈,繁而不杂,艳而不俗,富有民间色彩和文化意味。如红色代表吉庆、忠义、耿直,用于关羽、黄飞虎、姜维等净角人物;白色代表专横,用于曹操、严嵩、贾似道等净角人物。

米新洪是誉满西北的秦腔花脸艺术家。他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花脸舞台人物形象,他的花脸脸谱,继承、借鉴、吸收鸿盛社传统,改线勾为块涂,使人物脸谱丰满而富有变化,创造了天水秦腔脸谱的新风貌。如《五台会兄》中的杨延昭脸谱,他参照川剧,在黑色上增以粗白线条和黄色色调,额上加一红色圆圈,让戏曲人物既洁净、凝重,又富有禅意。再如张飞、李逵的脸谱,改细线条为大块颜色,既简练、美观,又庄重、大方。还有包公的脸谱,在黑色勾画中,加入红色,棉球轻擦后,便黑中透红,红中见黑,更加彰显了人物威严的神态。

王贵林是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的第四代传人。1993年,他和天水鸿盛社第三代传人李映东的外孙女喜结良缘。李映东,秦州区人,成长在鸿盛社梨园世家。由他传承和创新的鸿盛社秦腔脸谱达数百幅,其中赵公明、三教主、方腊、项羽等百余幅脸谱,粗犷大方、用色讲究、谱式分明,极具地方特色。李映东将自己的脸谱绘画之技传授于王贵林。王贵林深刻体味并努力把握鸿盛社脸谱的勾画精髓。在他看来,脸谱主要是表达人物性情,用笔须大气而不粗糙,才能传神;用色须纯正而不艳俗,才能鲜明。

2006年10月,天水鸿盛社脸谱研究中心成立。2008年,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入列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鸿盛社秦腔脸谱为人们所熟知,王贵林还制作了纸制、泥塑工艺脸谱,如蟹壳脸谱、葫芦脸谱、扇面脸谱等,这些脸谱精致美观,立体感强,装饰性强。

经过传承和创新,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它就像一枚戏曲艺术的“活化石”,为研究秦腔脸谱艺术的演变提供了充沛的原始资料,也成为天水历史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之一。

  (本版图片均由天水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