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塬与水
原标题:董志塬与水
刘文戈
董志塬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大塬。南北长约100多公里,东西宽50多公里,总面积大约在150平方公里。试问黄土高原上,有哪一块黄土塬的面积能与之比肩?而且,董志塬塬面平坦无垠,土壤肥沃,有一部分为黑垆土,是农耕生产的最佳之地。但造物主往往给人留有遗憾:董志塬虽然东有马莲河、西有蒲河,在两河相夹之中,但河都在300多米深的沟里,难以汲取,而塬面上既无水泉、又无河流,缺的是水。水是一切生命的源脉。古人深知这点,大多依水而居,其居住地点往往选择在河流的二级台阶上。一是取水便利,二是避免水灾。那么,在无水的董志塬上,人们是如何居住生活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考古专家初步挖掘了南佐遗圵,2021年又重新挖掘,基本确定此遗迹属于仰韶文化范畴,而且遗址规模很大。说明在远古时期,人类已在董志塬上生活。
董志塬的中心在今庆阳市西峰区地域之内。南佐遗址在今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行政村南,即在西峰区西南3公里的塬面上。从目前挖掘情况看,此处无河流痕迹。在遗址南面是一个大深沟,沟头在其南的董志镇西拋物沟畎。沟向西北延伸,至南佐地界,转而向西,直通蒲河川。南佐遗址沟下有三眼水泉,水流不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于水泉的西面筑一水坝,长年积聚有水,名为王嘴子水库。从现在情况推测,生活在南佐遗址的古人饮用的水很可能就来源于这几眼水泉,再就是雨水。那时气候可能湿润,雨水多,但仍有天旱天涝之年分,很不稳定,稳定的是这三眼泉水。但水泉仅是水泉,水量是有限的,所以决定了遗址居民的多少,超过限量,就在此难以生存下去。既然水源有限,那么兴建邦国首都的民工及首都居户的用水怎么解决呢?据推断,除这几眼水泉供给外,再靠雨水供给,不够时靠人力从外汲运。这是个邦国,首领有权调拨部分民工从蒲河川及周围沟壑水泉中运水至此。还有人说,南沟有湫,水量大,即可就近供水。湫,就是堰塞湖,是前沟山崖崩塌,堵住沟道,泉水积少成多形成的。湫,在庆阳各地都有存在的遗迹及以其命名的地名,都在沟壑内,名称多为某某湫沟。南佐遗址的废弃,就与水和疫情、战争等因素有关,而水的原因要大些。在邦国衰败、权力式微时,从外运水的行为就难维持下去;湫也因暴雨大水,将前塌土所自然形成的坝冲毁,水泄而光,人称“湫走了”。水没了,南佐邦国因缺水而衰败废弃。
还有一件事需分拆说明:在南佐遗址中出土了些许稻米。稻子生长离不开水,南佐哪有水供水稻生长?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南佐南沟水泉边或湫边小面积种一点是可能的;2、为旱稻,需水量不多,种植一些,面积亦不会大;3、从外面带进来些许;4、收集的野生稻。稻在北方为珍贵粮食品种,无论是怎么得来的,都极为珍惜,故放入陶罐保存了下来,得见今日。这四种情况中,笔者认为以第二种情况为是,即当地可种植旱稻。《诗经》中的《 豳风·七月》记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由此可见一斑。
董志塬上既缺水,还有个水土流失问题。因水土流失,董志塬周围都有这样的沟壑,沟下多有水泉,区别在于沟壑距塬心远近、沟壑深浅、水量大小。在后官寨镇后官寨村、彭原镇的张家坳村、董志镇的秦冯嘴、野林村、肖金镇的三不同村、焦村的王嘴子村、长官的西沟村等地,都挖掘出仰韶时期的陶器、骨器、炭化谷物等,说明这些塬边都有人居住过,它们与南佐遗址有一共同特点,都在塬边。然其规模远不如南佐遗址那么大、档次没那么高。可以肯定,这些遗址的居民多为南佐邦国属民,他们与邦国一荣倶荣,一衰倶衰。邦国灭亡后,他们也逐步式微、消失了。
数千年后,董志塬东北部建起了彭原郡城,后为县为镇,其城北、东、南为沟壑,下均有水泉,才赖以维持了上千年,兴盛于唐、宋两代,因缺水,在元代以后就废弃了。还有个彭阳城,在何处?有一说即彭原城的前名,还有人说,另有其地。北方民族大学张多勇教授考证在董志镇野林村,镇原县博物馆馆长王博文认为彭阳城不在董志塬上,而在野林村西沟下的蒲河与茹河交汇处的北岸。当然董志塬上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城堡,因存在时间短,未留下记载。
因水的原因,董志塬古代人类居住多在塬边、邻近沟壑,而塬上土地精华却在塬心,若开发耕种,会养育更多的人,但前提是必须解决饮水问题。在董志塬上解决水的问题,成为庆阳人民的一个梦!为实现此梦想,庆阳人民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与努力!
从古至今。先从沟壑里取水,然后逐步采用建水窖与打水井的方式来解决。水窖自然在先。窖,可以藏储食品,能不能藏储水呢?古人作了尝试,是可以的。经不断改进,即成现在模样,至今水窖仍保留在小面积塬及高山上。在水窖之后,先民就开始打井。据《世本》记载:“黄帝见百物,始穿井。”《世本》又载:“伯益造井。”同一书,说了两种观点。伯益是谁?是颛顼后代、秦始皇嬴姓之祖,从时间上看,比黄帝时代迟多了。西汉时期的《淮南子》更改为:“益佐舜,初作井。”从目前考古看,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就开始使用井。但那在南方,且水浅,不过几米深,很好挖,而在董志塬的地下,水是很深的,达十丈即30多米,没有铁器,挖不到水层上。也很奇怪,董志塬海拔要高于庆城300米以上,而且庆城是两河相围,打井却很困难,井深在二十丈以上,所以全城在上世纪中期仅有7眼井,有“七井八涝巴”之说。在董志塬上打井,十丈即可出水,比庆城浅十丈之多,这可能是董志塬原来就是座高山的缘故。俗话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这种水井底多为岩石;也有因董志塬面积大,长期雨水渗透,在其下储存了一定量的水,这种水井底多为沙石。井的出现,让民居开始向塬的中心移居。董志塬获得全面开发,迎来了兴盛的局面。
水有一利,亦有一害。生活在董志塬上的人既要争水、留住水,又要严防雨水为害,得与水斗。塬上的水多为雨水,如果下暴雨,形成洪水,横冲直撞,在塬中心地带,往往会毁坏人们辛辛苦苦修建的用于居住的地坑庄,使人畜伤亡、财产损失;在塬的边沿地带,则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沟壑向塬内延伸,使塬面更加破碎,逐步缩小。民众在利用雨水时,亦学会了修筑涝池技能,减轻水害。涝池,下雨时收水、储水,平时用于饮牲口、洗衣服、和泥搞建筑,小孩还在其中游泳,更重要的是用于沟头防护,将水拦蓄起来,不让其冲下沟,防止沟头扩大延伸。西峰镇(西峰曾是庆阳县的一个镇)的地形,南、西、北依次为秦霸岭、王家岭、刘家岭。以岭为名,说明这里地势比周围稍高一点,洪水是流不过去的。镇东面独无岭,洪水便集中向东流,有条火巷沟供泄水。洪水流量大,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火巷沟一直向内延伸,快到西峰镇的老城。若听之任之,西峰镇会被沟一分为二。新中国成立后,在西峰成立了市,为防止火巷沟头向里延伸,影响西峰市城区安全,政府组织民力,进行沟头防护,学习有些村庄经验,筑沟头坝、建涝池,在西峰东门建起“东涝池”,也称“东涝巴”,才制止了火巷沟的扩展延伸,有效地保护了西峰城区。现在西峰人游览、休闲的美丽东湖,就是由原来的“东涝巴”扩建而成。这个名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口头上还这样称呼。
在固沟保塬工作中,庆阳人民逐步总结出三条经验,建立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深耕土地、种植苜蓿及其他草,用耕作技术及生物措施形成拦泥蓄水的农田保水防线;第二道是打水窖,修涝池、水簸箕、蓄水堰,以小型工程组成蓄水防线;第三道是修地边埂、加高田间道路,处处设防,阻止洪水下沟,成为沟头防线。从1955年开始,董志塬的水土保持工作引起上级及有关业务单位注视。在1955年、1956年两年内,国家科学院与黄委会领导陪同苏联专家多次来西峰考察,参观已建立的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了解水土保持各种措施和实际效益;此后,在西峰召开科学治理黄土高原经验交流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由庆阳县西峰镇(由市变为镇)讲经验。
1958年,为解决董志塬农业用水,便在开挖水井及其地面蓄水方式上动心思、下功夫,大力推行董志塬(只包括原庆阳县部分)水利化工程,一心想圆庆阳人的董志塬水利梦。当时,庆阳县委提出“高塬塘坝化,水井连环化,地下渠网化”,开展了六项工程:一是打井。实施多眼串井,集中抽水,计划搞20万眼水井。过去水井多是一家或两三家一眼,水量小,比较分散。集中打井,可以将多眼井在地下串起来,将井水集中,用动力抽上塬面。一方为一片,一片打井百眼。20眼井为一小站,百眼井为一大站。年计划出水36. 5万方水,可灌地4017亩。相串的井,有的形似梅花五瓣,故大家称其为梅花串井。二是开挖明渠暗道、引水上塬工程。将300眼水井在地下串通,将井水汇集在一起,利用塬面大平小不平的特点,开挖明暗齐备的渠道,将井水自流引到塬面,进行灌溉。这种井形为蛇形,又称为一支长蛇井。三是塬面建水库工程。即开挖大型涝池,蓄水上万方;开挖大口井,每井占地15亩,不可谓不大。四是多级水车提水工程。这主要是针对大口井、大涝池,用水车上水,以畜力为主,人力为辅,日上水80至90立方米,一般扬程在10米至15米,可灌地7至8亩。五是沟壑筑坝蓄水,提水上塬。最大的水坝是巴家咀水库,将西峰镇之西的蒲河水拦腰截断,筑坝蓄水,提水上塬。不仅有巴家咀水库,还筑有王湾子、王嘴子等水库。六是采用多级提水器提水上塬,主要针对沟底的水库。这六项工程,前四项可以称之为水利工程,后两项实际是上水办法。经过不懈努力,完成了塬上打井17万眼,建成井群8000处,修建渠道252条,明暗渠道4条,开挖大口井一处,修水浇地76万亩,占塬区耕地的64.4%。
董志塬取水一事,经过媒体报道,引起国家及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60年2月26日,全国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现场会在西峰镇召开,有18个省、市的代表参加。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社会发展,电力充足,机械化水平跟上来了,董志塬兴起了打机井热。机井井深而水量大,用电力提灌,省功省力,效果很好。所以几乎每个生产大队(现行政村)都有一眼机井,财力好的大队甚至有二三眼。不仅人畜饮水得到满足,而且可灌溉邻近菜地和少部分农田,民众看到了圆梦的希望。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机井大量抽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不仅使农户家中水井干涸,而且部分机井的出水量逐步减少,甚至无水可抽。这条解决水的道路走到了尽头。在1976年初,上级计划,由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施工,利用巴家咀水库的水源,投资并调用庆阳县民力,地区与庆阳县联合建设庆阳地区巴家咀电力提灌水利工程。从巴家咀水库取水,经七级泵站,将水提上董志塬,先至南佐大队,修自流渠道,由主干渠将水引至董志、肖金两公社,再由支渠引至陈户、显胜公社。又由第八泵站、第九泵站,将水引至秦霸岭一带,解决人口日益增多的西峰城区居民生活饮水问题,再向彭原公社送水。可以说,在解决董志塬用水问题上,基本走向正规道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经济实力较前大幅度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彻底解决董志塬用水的问题日益成熟。先是在2015年传出好消息,为解决西南用水及西北干旱问题,有关部门组织人力进行研讨及规划,修“红旗河”,计划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向北拐弯处引水,穿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长江、大渡河、岷江以及嘉陵江的上游白龙江,经我省的通渭县向东北修一条红延河,将水送往陕北,途经董志塬,塬上就有了水量充沛的河流,饮水与灌溉问题迎刃而解。在修建“红旗河”的举动带动下,甘肃省计划,从白龙江上游的迭部县开口调水,规划一条引水渠,穿越六盘山,将水调至平凉、庆阳,送往延安。这实际是红延河的前驱,可提前解决董志塬的用水问题。好在“红旗河”与引白龙江水,都是从高水位自流引水,建设和使用成本相对较低。那时,有人问:解决董志塬用水问题,何不通过盐环定扬黄工程从黄河调水解决呢?有关人答复,黄河经过的省份多,水量有限,国家计划调配,仅满足环县人畜饮水。这几年,已将工程延伸,水渠已修到了庆城县,亦上了董志塬。随着各项调蓄水利工程的陆续实施,庆阳人民奋斗了几千年的梦想,会在这个时代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