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明甘肃

兰州市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达89种 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2种

2024-07-11 16:55 来源: 兰州晚报

原标题:全力提升野生动物救护保护能力

我市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达89种 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2种

7月9日,记者从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训班暨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和“清风行动2024”总结会议上获悉,近年来,兰州市多举措提升野生动物救护能力,全力保护野生动物安全,截至目前,全市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达到4纲28目88科43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89种(一级17种,二级7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2种、“三有”动物308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0种、中国特有种32种,野生林木物种33科63属133种,野生草本植物60科282属698种。

提升野生动物救护能力

2013年,经甘肃省林业厅批准,兰州市林草局在兰州市动物园的基础上设立“甘肃兰州野生动物救护站”。多年来,甘肃兰州野生动物救护站积极开展兰州市及周边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救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雪豹、草原雕、大鸨、黑鹳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大天鹅、小天鹅、大石鸡、岩羊等,累计救护野生动物4000余只。救护数量和成活率均逐年提升,为我省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同时,救护站严格野生动物收容建档、隔离治疗、饲养康复、野化放归等工作程序,做到“一只一策”,针对救护野生动物的纲目类别、生活习性等,制定方案,针对性开展救治工作。形成闭环管理机制,使伤、病、幼、弱等野生动物及时得以救护,救护成活率由原来不足30%达到目前的接近70%。

据介绍,2024年救护的红角鸮、乌雕、小天鹅等鸟类,均为兰州市首次记录,救护站及时将其补充进兰州本土物种附录,并对已开展救护的珍稀濒危物种进行放归后的追踪监测及繁育研究,为进一步成功放归濒危珍稀物种及种群恢复提供技术支撑。今年救护放归的大天鹅、小天鹅,通过追踪监测发现,目前已成功迁抵繁殖地新西伯利亚,并完成繁殖育幼。

今年4月,兰州市成功引进4只大熊猫,作为濒危物种保护的标志性动物,大熊猫的引进不仅丰富了野生动物科普宣教种类,也为促进人工繁育大熊猫种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全力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

“清风行动2024”开展以来,兰州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808人次、车辆570台次,监督检查野生动物栖息地35处,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场所22处,古玩城、典当行、宾馆饭店等经营利用场所10处,寄递企业78家,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等交通运输场所9处,农贸水产市场、花鸟市场、宠物店、屠宰场、重点乡镇林缘区农家乐、山庄、度假村、餐饮酒店、黄河沿岸及湿地196处,监测网络交易平台84个次,交易类网站55个,平台内经营者34721户,检查各类经营主体643户。以非法猎捕和经营野生动物易发、多发区域为切入点,对雁滩花鸟鱼批发市场和芳草园花鱼市场2家市场20余个经营摊位开展深入排查摸底,对多家售卖冬虫夏草、肉苁蓉、锁阳的商家和9个大型花卉市场40家销售兰花的经营户进行了摸底详查。

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我市对以兰州市野生动物园为重点的22家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和全市主城四区涉及野生动物的交易场所开展了常态化监管,实施台账化管理,督促涉及单位和企业牢固树立守法意识、安全意识,对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生存及健康状况进行检查,要求繁育机构务必加强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保持环境卫生,做好消毒等工作,防止野生动物感染疫病。同时,重点对安全工作加强检查,对猛兽笼舍坚固度、与游客保持安全距离等影响安全因素,增加检查次数,防范和杜绝猛兽类野生动物伤人事故,并对全市主城四区集贸(农贸)市场中涉及野生动物交易的市场开展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未建立专项档案资料、记录不完整等问题,要求企业尽快整改完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